一毛不拔的解释和典故
时间:
标题:一毛不拔的解释和典故
解释:
一毛不拔是指一个人非常吝啬,不愿意花钱或买单。这个成语形象地形容一个人对金钱特别抠门,甚至连一毛钱都不舍得花出去。
典故:
一毛不拔的典故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时候,刘邦于垓下战胜项羽,项羽溃败,逃亡至三秦地区的巴县。在这段时间里,项羽的财物被刘邦的追兵追得丢了一地。为了生存,项羽只好自己混迹城市,开始了飘零的生活。
有一天,项羽听说宴席上有好酒,就走进一间酒馆准备喝酒。然而他忽然发现自己的荷包丢失了,里面只有一张尚未烂损的钱币,于是他就用这张钱来买酒。酒馆的掌柜见他买酒时只给了一张尚未烂损的钱币,也就是“一毛”,对他颇为善意,将酒免费送了给他。
项羽喝完酒后,感到非常愧疚,认识到了自己的一毛不拔才导致了他此时的困境。从那时起,项羽发誓以后一定不再一毛不拔,要懂得大度和慷慨。
这个典故因此成为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舍不得花钱的特点的源头,也衍生出了成语“一毛不拔”。
上一篇:众叛亲离典故
下一篇:五则关于国学的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