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教学课例
课程名称: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课时数:1 堂课(约45分钟)
教学目标:
1. 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
2. 学习使用材料和实验装置,控制物体产生不同音调和音量的声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装置:音叉、弦线、空心金属管等。
2. 扬声器和音频设备。
3. 实验材料:橡皮筋、铅笔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包含不同声音的录音,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激发其留意声音及其原理的思考。
2. 理论讲解(10分钟):
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原理,包括振动的必要性和通过空气的传播方式。同时解释音调和音量的概念,以便后续的实验。
3. 实验探究(25分钟):
a. 实验一:控制音叉发出的声音(10分钟):
- 让学生观察和听取不同音叉的声音,并记录音调和音量的变化。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变音叉的长度或重量来控制声音的音调和音量。
- 学生可以使用尺子、重物等探索解决方案,并记录实验结果。
b. 实验二:控制弦线发出的声音(10分钟):
- 让学生围绕弦线或橡皮筋上的不同节点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
- 引导学生思考弦线长度、紧绷程度和材料等因素对声音的影响。
-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长度的弦线、控制紧绷程度和材料来改变声音,并进行记录。
4. 总结与讨论(5分钟):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并对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进行总结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并与同学分享。
拓展活动:
1. 学生可以继续探究其他物体如空心金属管等发出的声音,并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控制方式。
2. 学生可以使用录音设备或音频编辑软件记录和编辑实验中的声音,进一步了解音调和音量的变化特征。
评估方法:
1. 观察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学生对于声音发生原理和控制方法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写作或简答题来评估。
上一篇:《磁铁的磁性》教学反思
下一篇:《传热比赛》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