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七月流火”
时间:
教案标题:用文化意象解读《七月流火》
教案目标:
1. 了解《七月流火》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来历。
2. 探索《七月流火》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对文化意象的理解与解读能力。
教学步骤:
导入活动:
1. 引入《七月流火》这个成语,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这个词组,了解其大致含义。
知识讲解:
2. 以PPT或黑板为辅助,向学生介绍《七月流火》的来历和含义:
- 介绍《七月流火》最初出自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贺新郎·海棠未央》一词中。
- 解释《七月流火》表示炎热的七月天气和充满激情的烈日。也形容事物盛极而衰的状态。
- 引导学生思考,《七月流火》是否只是描述天气现象呢?还有其他的意义吗?
文化解读:
3. 让学生一起探索《七月流火》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 讲解中国古代历法中七月被称为“中伏”,是炎热的夏季高温时期。这时期容易发生疫病等自然灾害。
- 引导学生思考,《七月流火》除了描述天气炎热外,是否也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灾害的畏惧和忧虑?是否也传递着人们对困境中坚持奋斗的勇气和精神?
文学欣赏:
4. 向学生介绍辛弃疾的《贺新郎·海棠未央》这首词,并逐句解读其中“七月流火”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5. 分组让学生朗读这首词,并请他们尝试用自己的理解再创作一两句表达自己对“七月流火”的感受。
巩固作业:
6. 让学生回家独立或分组完成一篇短文,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文化解读,写一篇关于《七月流火》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其中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延伸:
7.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了解其他与自然相关的成语,例如《秋高气爽》、《霜降》等,扩展其对中国文化中的文化意象的理解能力。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专题复习—病句的辨析